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于濤教授課題組,提出將有機室溫磷光分子用于3D打印樹脂力學性質實時監測的全新思路(機理見圖1)。研究團隊設計制備兩種具有"供體-受體-受體"(D-A-A')構型的高效有機室溫磷光分子DTPPAO和tBuDTPPAO,將DTPPAO分子以物理摻雜方式與HEA-AA光固化樹脂混合均勻制備具有力學性能自監測的HEA-AA/DTPPAO光固化材料,采用數字光處理(DLP)3D打印技術,通過摩方精密nanoArch®P150(精度:25μm)3D打印設備...
面向6G技術的高靈敏度太赫茲探測技術在國防安全、遙感遙測、空間通信、大氣監測、生化傳感、光譜分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市場需求。開展高性能多元化的太赫茲探測技術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對于國家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和社會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社會效益。因此,如何在常溫下單位面積內實現對低功率密度空間結構太赫茲信號的高靈敏響應及時頻探測,一直是本領域內的前沿研究熱點之一。然而,太赫茲器件生產中存在的如高精度、低成本、可控、批量生產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近期,聊城...
香港理工大學3D打印中心溫燮文教授聯合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陸洋教授,在此前工作(Nat.Mater.,2021,20,1506)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了一種通過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體光刻(PμSL)3D打印技術制備同時具有亞微米特征及毫米/厘米級尺寸的熔融石英玻璃三維構件的方法。研究者選擇了聚乙二醇功能化的二氧化硅納米顆粒(平均直徑~11.5nm)膠體和兩種丙烯酸酯作為聚合物前驅體,保證二氧化硅納米顆粒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結合面投影微立體光刻3D打印靈活地創建具有復雜的三維亞微米...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應力失效等問題已成為限制高分子材料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的瓶頸,同時也是樹脂基3D打印材料發展必須克服的關鍵問題。當前,樹脂基3D打印材料的老化及應力失效分析通常需借助大型設備對材料進行損傷性分析監測。而且樹脂基3D打印材料的老化及應力失效分析面臨著高成本、單點監測、難以無損實時監測等諸多問題。針對以上問題,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團隊于濤教授課題組,提出將有機室溫磷光分子用于3D打印樹脂力學性質實時監測的全新思路(機理見圖1)。研究團隊設計制備兩種具有"供體-受體-...
透明熔融石英玻璃作為一種重要材料,在現代社會中具備廣泛應用價值。其性能使得它在日常生活、科學和工業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熔融石英玻璃具備優異的光學性能、熱穩定性和化學耐久性等優異特點,但其高硬度和高脆性使得其可加工能性備受詬病。目前,傳統熔融石英玻璃微結構制備工藝面臨著流程復雜、成本高昂以及材料易碎等諸多挑戰,并且在實現復雜三維(3D)結構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困難。這給新型玻璃微納米器件的開發、高效制造和在先進功能領域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以3D打印/增材制造為代表...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并明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這再次強調了傳統制造業的重要性,旨在進一步鞏固增強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推動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在現代工業的快節奏步伐下,傳統制造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緊迫挑戰,它逐漸不能滿足現代工業對高復雜性和高效能的需求。然而,增材制造技術可以實現復雜零件的快速、精確制造,在提高設計自由度、快速原型制作...
3D打印技術近年來在醫療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內窺鏡制造方面的應用更是引人矚目。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的內窺鏡不僅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點,還具備個性化、微型化等優勢,為醫療診斷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首先,3D打印內窺鏡能夠實現高精度制造。傳統制造方法難以達到的復雜結構和微小細節,在3D打印技術的加持下變得輕而易舉。這大大提高了內窺鏡的性能和可靠性,為醫生提供了更為清晰、準確的診斷依據。其次,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內窺鏡的個性化制造。每個患者的生理結構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
在過去十年中,離電器件(IonotronicsorIontronics,離子-電子混合器件,即基于離子與電子協同作用的器件)因其固有的柔韌性,可拉伸性,光學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優勢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現有的離電傳感器由于器件結構簡單、成分易泄漏,導致器件穩定性差,傳感功能單一,極大地限制了實際應用。因此,設計制造性能穩定且具有多模式傳感能力的離電傳感器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楊燦輝團隊與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葛锜團隊,報道了通過多材料光固化3...